MacBook是Apple旗下的筆記型電腦,憑藉簡約時尚的設計、熟悉的用戶界面以及高性能,一直深受用戶喜愛。
許多人在考慮購買筆記型電腦時,往往會覺得「MacBook是最佳選擇!」。
目前,MacBook共有5個型號,並且每款機型都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自訂配置。
然而,對於不太熟悉電腦的人來說,Apple官方網站上的規格與術語可能過於專業,讓選擇變得困難。
因此,本次將清楚整理MacBook Air與MacBook Pro的主要區別,幫助大家更直觀地理解兩款產品的特點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選擇。
Mac產品的分類
在Apple官方網站上,我們可以發現除了MacBook之外,還有其他以「Mac」命名的設備。
Mac 是Apple開發的電腦系列的總稱,除了筆記型電腦,Apple也推出了多款桌上型電腦。
截至2024年10月,Apple官方網站在售的Mac產品如下:
設備名稱 | 類型 |
---|---|
MacBook Air | 筆記型電腦 |
MacBook Pro | 筆記型電腦 |
iMac | 一體型桌上型電腦 |
Mac mini | 小型分離式桌上型電腦 |
Mac Studio | 分離式桌上型電腦 |
Mac Pro | 大型分離式桌上型電腦 |
補充說明:
- 一體型桌上型電腦:螢幕本身內建電腦主機功能,鍵盤與滑鼠需另外購買(例如iMac)。
- 分離式桌上型電腦:螢幕與電腦主機是分開的,螢幕、鍵盤與滑鼠需另外購買(例如Mac mini、Mac Studio、Mac Pro)。
MacBook的型號
MacBook分為兩個系列:
- MacBook Air——作為入門機型,價格較親民。
- MacBook Pro——擁有更高的處理器與圖形性能,主要面向專業用戶。
每個系列內部還有不同的型號,其主要差異在於螢幕尺寸與所搭載的晶片。
螢幕尺寸
機型 | 可選尺寸 |
---|---|
MacBook Air | 13 吋、15 吋 |
MacBook Pro | 14 吋、16 吋 |
螢幕尺寸的不同,會直接影響到機身大小與攜帶便利性,因此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重要因素。
晶片性能
所謂的晶片(Chip)是電腦的核心半導體元件,決定了整體運算性能。
MacBook系列採用Apple自主研發的Apple Silicon晶片,高階型號搭載的晶片性能更強。
2024年5月,Apple率先在新款iPad Pro上搭載了M4晶片,使得當時的MacBook Pro晶片性能短暫落後於iPad Pro。
然而,Apple終於在2024年10月底發表了M4晶片版本的MacBook Pro,帶來更強的運算效能。
目前,MacBook系列的晶片配置如下:
- MacBook Air 搭載 M2(2022年) 或 M3(2023年) 晶片。
- MacBook Pro 搭載 M4、M4 Pro 或 M4 Max(2024年) 晶片。
MacBook選購時的可自訂項目
購買MacBook時,除了選擇型號、螢幕尺寸與晶片,還可以自訂以下配置:
- 記憶體(RAM)容量
- 儲存空間(SSD)容量
- 電源適配器(充電器)
- 鍵盤語言(如美式、日文、繁體中文等)
- 預裝軟體(如Final Cut Pro、Logic Pro)
MacBook 型號與售價
型號 | 發售時間 | 價格(日圓) |
---|---|---|
MacBook Air | ||
13 吋 MacBook Air(M2) | 2022 年 7 月 | 148,800 日圓~ |
13 吋 MacBook Air(M3) | 2024 年 3 月 | 164,800 日圓~ |
15 吋 MacBook Air(M3) | 2024 年 3 月 | 198,800 日圓~ |
MacBook Pro | ||
14 吋 MacBook Pro(M4) | 2024 年 11 月 | 248,800 日圓~ |
14 吋 MacBook Pro(M4 Pro / M4 Max) | 2024 年 11 月 | 328,800 日圓~ |
16 吋 MacBook Pro(M4 Pro / M4 Max) | 2024 年 11 月 | 398,800 日圓~ |
外觀比較
購買像MacBook這樣的高價電子產品時,除了性能與使用體驗之外,外觀設計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。
因此,首先我們來比較各型號MacBook的外觀差異。
MacBook各型號的外觀比較
型號 | Touch ID | 顏色選擇 | 螢幕尺寸 | 本體尺寸(寬 x 高 x 深) | 重量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MacBook Air | ✓ | 午夜色、星光色、太空灰、銀色 | 13.6 吋 | 30.41cm × 1.13cm × 21.5cm | 1.24kg |
MacBook Air | ✓ | 午夜色、星光色、太空灰、銀色 | 15.3 吋 | 34.04cm × 1.15cm × 23.76cm | 1.51kg |
MacBook Pro | ✓ | 太空黑、銀色 | 14.2 吋 | 31.26cm × 1.55cm × 22.12cm | 1.55kg / 1.60kg |
MacBook Pro | ✓ | 太空黑、銀色 | 16.2 吋 | 35.57cm × 1.68cm × 24.81cm | 2.14kg / 2.15kg |
設計
目前的MacBook系列在設計上已經統一風格,所有機型採用了全平面設計。
隨著**2024年3月MacBook Air(M3)**的發布,2020年MacBook Air(M1)正式停售,傳統的「楔形設計」也隨之消失。
因此,現在的MacBook主要以性能與尺寸來區分型號,而非設計差異。
楔形機身 & 厚邊框(Wedge Shape & Thick Bezel)
這是過去MacBook Air系列所使用的經典設計。
楔形設計的特點是機身後端較高,前端較低,鍵盤區域向前逐漸變薄,使得打字時更符合人體工學。
然而,M1 MacBook Air 由於邊框較厚,與近年來流行的超窄邊框設計相比,顯得較為過時。
目前Apple已全面轉向窄邊框與全平面設計,使得這種機型逐步退出市場。
全平面 & 厚邊框(Flat & Thick Bezel)
這是舊款MacBook Pro 曾經採用的設計,機身整體為平面,但邊框仍然較厚。
隨著14/16吋MacBook Pro的推出,這種設計也逐漸被取代。
全平面 & 窄邊框 + 瀏海(Flat & Thin Bezel with Notch)
這是當前所有MacBook的標準設計(除了M1 MacBook Air)。
全新的MacBook機型不僅機身為全平面設計,邊角也採用了圓潤處理,螢幕則大幅縮窄了邊框。
另外,前鏡頭與感應器部分與iPhone類似,使用了瀏海(Notch) 設計,這樣可以讓顯示面積最大化。
型號 | 本體設計 | 螢幕設計 |
---|---|---|
MacBook Air | 全平面 | 瀏海螢幕(Notch) |
MacBook Pro | 全平面 | 瀏海螢幕(Notch) |
Touch ID
所有現行MacBook 都內建 Touch ID 指紋辨識功能。
這與早期的iPhone Touch ID 相同,只需將手指放在鍵盤右上角的指紋感應區,即可快速解鎖電腦或登入應用程式。
顏色選擇
MacBook Air系列的顏色選擇較為豐富,而Pro系列則以經典色系為主。
型號 | 顏色選擇 |
---|---|
MacBook Air(M2/M3) | 午夜色、星光色、太空灰、銀色 |
MacBook Pro(M4) | 太空黑、銀色 |
- MacBook Air系列 在2020年(M1機型)推出金色,在2022年(M2機型)改為午夜色與星光色。
- 午夜色(Midnight):深藍色調的黑色,看起來接近深海藍。
- 星光色(Starlight):帶有淡金色調的白色,看起來接近香檳金。
- MacBook Pro系列 主要提供太空黑與銀色,太空灰已經被太空黑取代。
- 太空黑(Space Black):比太空灰更深的黑色,質感更強。
- 銀色(Silver):經典的MacBook配色。
近年來,Apple 在產品線上強化「專業級」與「標準版」的區別,顏色上的區分也是其中一環。
尺寸 & 重量
MacBook作為筆記型電腦,攜帶方便性 是選購時的重要因素。
整體來看,MacBook 的機身設計都極度輕薄,便於攜帶。
機型之間的厚度幾乎沒有差異,但由於螢幕尺寸不同,因此寬度與深度(長 x 寬)有所不同。
重量比較
- 最輕的機型:MacBook Air(M2/M3)——約1.2kg。
- 重量分布:
- 1.2kg級別:MacBook Air 13 吋(M2/M3)。
- 1.6kg級別:MacBook Air 15 吋、MacBook Pro 14 吋(M4)。
- 2.2kg級別:MacBook Pro 16 吋(M4 Pro/M4 Max)。
越大螢幕的機型,攜帶時重量感較強,但使用體驗會更佳。
建議根據**「攜帶需求」與「實際使用需求」**來選擇最合適的機型。
規格差異比較
MacBook的所有機型都可以自訂規格。
性能越高,價格自然也越貴,因此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規格非常重要。
然而,在選擇規格之前,必須先了解各個硬體規格的功能與作用。
比較MacBook時,最重要的四個規格分別是:
- CPU(中央處理器)
- GPU(圖形處理器)
- 記憶體(RAM / 統一記憶體)
- 儲存空間(SSD)
其中,CPU和GPU的性能取決於所搭載的晶片種類。
如果對這些技術名詞不熟悉,請不用擔心,接下來將以簡單的方式說明,讓每個人都能輕鬆理解!
規格比較重點
✔ CPU・GPU(決定於所搭載的晶片)
✔ 記憶體容量(RAM / 統一記憶體)
✔ 儲存容量(SSD)
簡單比喻:讓規格更容易理解
可以將MacBook比喻成一名工作者及其工作環境。
硬體規格 | 比喻 | 說明 |
---|---|---|
CPU / GPU | 工作者的能力 | 決定工作效率,能力越強,處理速度越快 |
記憶體(RAM) | 工作桌的大小 | 工作桌越大,就能同時攤開更多資料,提升效率 |
儲存容量(SSD) | 工作桌的抽屜容量 | 儲存資料的空間,抽屜越大,能存放的文件越多 |
舉例:為什麼記憶體很重要?
即使是一位能力極強的工作者(高性能CPU),如果只能在小小的桌子上工作,那麼工作效率依然會受限,因為空間不足無法同時處理大量資料。
同理,記憶體(RAM)越大,能同時開啟的應用程式與文件就越多,運行速度也更流暢!
儲存容量的選擇
如果抽屜空間不足(SSD容量小),可以使用外接硬碟或iCloud來補足,因此不一定要選擇最大容量。
晶片種類
MacBook的型號不同,所搭載的晶片也不同。
目前最新的MacBook搭載以下五種晶片:
- M2(2022年)
- M3(2023年)
- M4(2024年5月)
- M4 Pro(2024年10月)
- M4 Max(2024年10月)
M4晶片於2024年5月首次出現在iPad Pro上,之後在10月發表的MacBook Pro上正式搭載。
目前所有MacBook Pro機型皆已升級至M4系列,而MacBook Air則仍採用M2與M3晶片。
CPU(中央處理器)
功能:負責執行所有計算與處理,是電腦的「大腦」。
性能比較:M2 < M3 < M4 < M4 Pro < M4 Max
CPU性能等級 | 適合對象 |
---|---|
M2 / M3 | 一般使用者(文書處理、瀏覽網頁、影音觀看) |
M4 | 需要較高效能的使用者(多工處理、程式開發) |
M4 Pro / M4 Max | 專業用戶(影片剪輯、3D建模、遊戲開發) |
如果需要執行較重的運算,建議選擇高階的M4 Pro或M4 Max晶片。
GPU(圖形處理器)
功能:專門負責影像、影片、遊戲等圖形相關的運算。
性能比較:M2 < M3 < M4 < M4 Pro < M4 Max
即使擁有高性能的CPU,但如果GPU太弱,在進行影片剪輯、3D建模、遊戲等需要大量圖形運算的作業時,依然會影響效能。
GPU性能等級 | 適合對象 |
---|---|
M2 / M3 | 一般使用者(基本圖像處理、簡單剪輯) |
M4 | 需要一定圖形處理能力(中等影片剪輯、2D繪圖) |
M4 Pro / M4 Max | 專業設計師、影片剪輯師、遊戲開發者 |
若經常進行影片剪輯或圖像處理,建議選擇M4 Pro或M4 Max。
記憶體容量(RAM / 統一記憶體)
功能:讓電腦同時運行多個應用程式,影響多工處理能力。
MacBook的記憶體稱為統一記憶體(Unified Memory),在購買時可以選擇容量:
晶片 | 可選記憶體容量 |
---|---|
M2 / M3 | 8GB / 16GB / 24GB |
M3 Pro / M3 Max | 18GB / 36GB / 48GB / 64GB / 96GB / 128GB |
記憶體影響同時開啟的應用程式數量,以及在多工處理時的流暢度。
一般使用者8GB或16GB 即足夠,專業使用者建議選擇32GB以上。
儲存容量(SSD)
功能:影響電腦可存儲的資料量(檔案、應用程式、影片等)。
儲存容量可以選擇:
型號 | 可選儲存容量 |
---|---|
MacBook Air(M2 / M3) | 256GB / 512GB / 1TB / 2TB |
MacBook Pro(M4 / M4 Pro / M4 Max) | 512GB / 1TB / 2TB / 4TB / 8TB |
選購建議:
- 一般使用者:512GB 足夠存放日常文件與應用程式。
- 影片剪輯 / 攝影工作者:1TB以上,以便存放大量影像檔案。
- 如果不確定需要多少空間,可以先選小容量,之後使用外接硬碟或iCloud。
充電相關差異
考慮到在外使用MacBook的情境,電池續航力 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。
此外,當有機會充電時,能夠快速補充電量的快充功能 也受到許多用戶的青睞。
以下是各型號MacBook的充電與電池相關資訊整理。
各型號充電與電池續航比較
型號 | 電池容量 | 網路瀏覽續航 | 影片播放續航 | 快充支援 |
---|---|---|---|---|
MacBook Air 13 吋(M2) | 52.6Wh | 15 小時 | 18 小時 | ✓ |
MacBook Air 13 吋(M3) | 52.6Wh | 15 小時 | 18 小時 | ✓ |
MacBook Air 15 吋(M3) | 66.5Wh | 15 小時 | 18 小時 | ✓ |
MacBook Pro 14 吋(M4) | 72.4Wh | 16 小時 | 24 小時 | ✓ |
MacBook Pro 14 吋(M4 Pro / M4 Max) | 72.4Wh | 14 小時 / 13 小時 | 22 小時 / 18 小時 | ✓ |
MacBook Pro 16 吋(M4 Pro / M4 Max) | 100Wh | 17 小時 / 14 小時 | 24 小時 / 21 小時 | ✓ |
電池續航力
電池容量主要取決於機身大小,機型越大,電池空間越大,續航力也越強。
因此,15 吋以上的MacBook Air 和 16 吋MacBook Pro 通常擁有較長的電池續航時間。
然而,高性能的規格會消耗更多電力。
例如,同樣是 14 吋的MacBook Pro,搭載M4 Pro或M4 Max的高階型號,續航力會比標準M4版本短。
如果經常需要在無法充電的環境下使用筆電,建議選擇標準M4晶片的機型,而避免選擇M4 Pro或M4 Max,因為這些高效能晶片的耗電量較大。
高速充電(快充)
目前所有 MacBook Air / MacBook Pro 現行機型 均支援高速充電,可在約30分鐘內充電至50%。
許多在外使用筆電的人,可能都有過電量不足卻無法及時充電的困擾。
由於外出時不一定能夠長時間充電,因此快充功能能夠大幅降低電量焦慮,是一個非常實用的特點。
MacBook 的價格
MacBook 可在家電量販店、樂天(Rakuten)等EC網站 購買,
但如果選擇Apple Store 購買,則可以客製化 規格。
可自訂的項目
在 Apple Store 購買 MacBook 時,可選擇以下客製化選項:
客製化選項
✔ 晶片(Chip)
✔ 記憶體(統一記憶體,Unified Memory)
✔ 儲存容量(Storage)
✔ 鍵盤語言(可選日語、英語、中文、韓語)
✔ 預裝軟體(Final Cut Pro / Logic Pro)
晶片 & 記憶體:影響 MacBook 的計算能力與運行效率。
儲存容量:決定可存儲的文件、應用程式與數據,容量越大價格越高。
鍵盤語言:MacBook 為筆記型電腦,自帶鍵盤,可免費選擇語言。
預裝軟體:可選擇購買Final Cut Pro(影片剪輯軟體)或Logic Pro(音樂製作軟體)。
⚠ Final Cut Pro / Logic Pro 無論是購買時預裝,還是後續購買,價格皆相同,若不確定是否需要,建議日後再購買。
MacBook 各型號價格(依晶片分類)
目前 MacBook 有五款型號,最新款可根據使用需求選擇不同的晶片。
價格隨晶片規格提升而變動,以下為**標準配置(未額外加購記憶體與儲存空間)**的售價。
機型 | 晶片 | CPU | GPU | 價格(日圓) | 24 期分期(月付款) | 標準記憶體 | 標準儲存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MacBook Air 13 吋(M2) | M2 | 8 核 | 8 核 | 148,800 | 6,200 | 8GB | 256GB |
MacBook Air 13 吋(M3) | M3 | 8 核 | 10 核 | 178,800 | 7,450 | 8GB | 512GB |
MacBook Air 15 吋(M3) | M3 | 8 核 | 10 核 | 198,800 | 8,283 | 8GB | 256GB |
MacBook Pro 14 吋(M4) | M4 | 10 核 | 10 核 | 248,800 | 10,366 | 16GB | 512GB |
MacBook Pro 14 吋(M4 Pro) | M4 Pro | 12 核 | 16 核 | 328,800 | 13,700 | 24GB | 512GB |
MacBook Pro 14 吋(M4 Max) | M4 Max | 14 核 | 18 核 | 398,800 | 16,616 | 24GB | 1TB |
MacBook Pro 16 吋(M4 Pro) | M4 Pro | 14 核 | 20 核 | 398,800 | 16,616 | 24GB | 512GB |
MacBook Pro 16 吋(M4 Max) | M4 Max | 14 核 | 40 核 | 634,800 | 26,450 | 48GB | 1TB |
📌 記憶體 / 儲存容量可升級,但價格將隨之上漲。
📌 分期付款價格為24期(每月付款金額)。
根據使用需求與預算,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MacBook!
MacBook 的保固服務
即使是較舊且價格較低的 MacBook 機型,通常也需要 10 萬日圓以上,而高階型號甚至可能高達 50 萬日圓,是一款價格昂貴的設備。
此外,由於 MacBook 是可攜式設備,比起家中固定使用的家電,更容易因外出攜帶而受損。
因此,在購買這類價格高、故障風險高的產品時,應該考慮同時加入維修保固服務,以減少未來可能的維修成本。
MacBook 的維修費用
在決定是否購買保固服務之前,首先需要了解 MacBook 的維修費用。
如果設備本身價格昂貴,且維修費用也相當高昂,那麼加入保固服務的必要性也會提高。
MacBook 的維修費用根據損壞部位與程度有很大的差異。
- 輕微損壞:約 1~2 萬日圓。
- 一般維修:通常需要 5~10 萬日圓,有時甚至超過設備原價的一半。
此外,維修費用無法分期付款,一旦發生損壞,將成為一筆沉重的開銷,甚至影響生活開支。
透過提前加入保固服務,可以有效減少突發性的高額維修費用。
AppleCare+ 的費用
所有 Apple 產品都可選購AppleCare+ 付費保固服務,加入後維修時可享有較低的維修費用。
項目 | 螢幕與外部損壞 | 其他損壞 |
---|---|---|
AppleCare+ for Mac | 12,900 日圓 | 37,100 日圓 |
然而,AppleCare+ for Mac 本身的費用並不便宜。
提供年度計畫與固定年期計畫,年度計畫會每年自動續約,直到手動取消為止。
機型 | 年度計畫(每年) | 固定 3 年計畫 |
---|---|---|
MacBook Air 13 吋(M2) | 9,800 日圓 | 27,800 日圓 |
MacBook Air 13 吋(M3) | 10,800 日圓 | 29,800 日圓 |
MacBook Air 15 吋(M3) | 12,800 日圓 | 34,800 日圓 |
MacBook Pro 14 吋 | 16,400 日圓 | 44,800 日圓 |
MacBook Pro 16 吋 | 23,400 日圓 | 62,800 日圓 |
總結
許多人會在春季,為了新生活或轉換心情而考慮購買 MacBook。
目前,MacBook Air 有 2 種型號,MacBook Pro 有 3 種型號,根據規格不同,價格差異也很大。
建議透過 Apple Store 購買,因為可以自由客製化所需的規格,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