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
《2025年》MacBook推薦機型!Air就夠了嗎?Pro有必要嗎?

蘋果公司旗下的筆記型電腦MacBook(麥克筆電)讓人心動,但要決定該購買哪個型號並不容易。在本企劃中,我們將重新回顧MacBook的產品線,並解析各款機型的特點與規格,以及選購時應該注意的要點。值得一提的是,本文所標示的價格為2025年1月時,Apple Store線上商店的含稅價格。

選擇MacBook的優勢是什麼?

MacBook的一大特色在於,即便選擇各品牌中最低規格的型號(也就是最便宜的版本),其處理效能仍相對較高。

因此,即使是不太熟悉電腦規格的使用者,若是以價格為主要考量,也較不容易做出錯誤的選擇。

此外,對於已經使用iPhone或iPad的用戶來說,像是「備忘錄」、「提醒事項」、「行事曆」等熟悉的應用程式,都能在Mac上無縫使用,這點也是一大優勢。

透過iCloud(雲端硬碟)進行設備間的數據同步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點。此外,透過AirDrop(隔空投送)來分享檔案,或是在設備遺失時利用「尋找」網絡來定位裝置,這些功能都能夠通用。

此外,macOS(Mac作業系統)的設定選項與UI設計對於蘋果產品的使用者來說相當直覺易懂。因此,對於首次購買筆電的iPhone或iPad用戶來說,MacBook特別值得推薦。

再者,若是選擇更高價的高端機型,其強大性能足以滿足專業創作者的需求。例如,若希望利用蘋果的創作工具,如影片剪輯軟體「Final Cut Pro」或音樂製作軟體「Logic Pro」來進行創作,那麼選擇「MacBook」系列將能夠讓你在任何地方攜帶並流暢地完成工作。

MacBook的產品陣容

截至2025年1月,Apple Store線上商店提供以下六款機型:

・13吋MacBook Air(M2):2022年7月發售,搭載M2晶片
・13吋MacBook Air(M3):2024年3月發售,搭載M3晶片
・15吋MacBook Air(M3):2024年3月發售,搭載M3晶片
・14吋MacBook Pro(M4):2024年11月發售,搭載M4晶片
・14吋MacBook Pro(M4 Pro或M4 Max):2024年11月發售,搭載M4 Pro或M4 Max晶片
・16吋MacBook Pro(M4 Pro或M4 Max):2024年11月發售,搭載M4 Pro或M4 Max晶片

截至2025年1月,MacBook的產品陣容主要分為「MacBook Air」和更高階的「MacBook Pro」兩個系列。「MacBook Air」提供13吋與15吋兩種尺寸,而「MacBook Pro」則有14吋與16吋兩種選擇。

各款機型的最低配價格分別為「MacBook Air」148,800日圓起、「MacBook Pro」248,800日圓起,兩者價差約10萬日圓。因此,若是希望以較低成本購買MacBook,建議選擇「MacBook Air」;但若是對處理性能、外部介面豐富度等有較高需求的專業用戶,或是進行接近專業級作業的高階玩家,則應考慮「MacBook Pro」。

此外,作為電腦核心的晶片,MacBook系列皆採用蘋果自家設計的Apple Silicon「M」系列。在目前的產品線中,「MacBook Air」的部分13吋機型搭載2022年6月發表的「M2」晶片,而其他機型則搭載2023年10月發表的「M3」晶片。另外,2024年11月推出的「MacBook Pro」系列全數升級為「M4」世代晶片。

其處理性能會隨著世代提升,例如M2<M3<M4。同時,在同一世代內,性能則依序為M4<M4 Pro<M4 Max。

接下來的章節,將針對各款機型的特點進行詳細解析。

MacBook全機型解析

以價格為優先的「13吋MacBook Air(M2)」也能應付影片剪輯需求

目前產品線中最便宜的選擇是「13吋MacBook Air(M2)」,最低配價格為148,800日圓起。提供午夜色(Midnight)、星光色(Starlight)、太空灰(Space Gray)、銀色(Silver)四種顏色選擇。

所搭載的顯示器為13.6吋,採用上方帶有瀏海(Notch)的設計。機身重量為1.24kg。介面方面,除了配備2個Thunderbolt/USB 4埠,還擁有透過磁吸固定的充電端口「MagSafe 3」。

M2晶片提供兩種規格選擇,分別為8核心GPU版與10核心GPU版。同世代的晶片內建「媒體引擎(Media Engine)」,能夠高效處理影片編碼與解碼,因此即便是輕量級的影片剪輯工作,也能夠流暢運行。此外,記憶體(RAM)可選擇8GB、16GB或24GB,而儲存空間則有256GB、512GB、1TB、2TB等選項。電池續航時間最長可達18小時。

在攝影機與揚聲器方面,內建的FaceTime HD攝影機(網路攝影機)支援1080p解析度(Full HD)。內建揚聲器則採用「四揚聲器音響系統(4-Speaker Sound System)」,具備高音專用的高音喇叭(Tweeter)與低音專用的重低音喇叭(Woofer)。此外,該機型支援杜比全景聲(Dolby Atmos),可播放符合蘋果支援的空間音訊格式的音樂與影片,帶來更具臨場感的音效體驗。

此外,3.5mm耳機孔支援「高阻抗(High Impedance)」耳機,因此能夠忠實還原多數耳機設計時所預期的音量與音質,這點也是值得注意的優勢。

如果想玩遊戲,「13吋MacBook Air(M3)」也是值得考慮的選擇

2024年3月發售的「13吋MacBook Air(M3)」最低配價格為164,800日圓。與「13吋MacBook Air(M2)」的最低配相比,只需額外支付16,000日圓即可入手。記憶體(RAM)提供8GB、16GB、24GB可選,儲存空間則有256GB、512GB、1TB、2TB等選項。

外觀與設計方面,與「13吋MacBook Air(M2)」並無變化。螢幕尺寸與解析度、攝影機解析度、端口配置、鍵盤等規格基本相同。接口方面,配備2個Thunderbolt 3/USB 4埠、MagSafe 3充電端口,以及3.5mm耳機輸出/麥克風輸入端口。顏色選擇包括午夜色(Midnight)、星光色(Starlight)、太空灰(Space Gray)、銀色(Silver)四種。

搭載M3晶片的優勢主要有三點:

首先,晶片組的處理性能大幅提升。M3晶片採用3奈米製程,相較於M2的5奈米製程,內建的電晶體數量更多,因此具備更強大的運算效能。此外,GPU支援「網格著色(Mesh Shading)」與「光線追蹤(Ray Tracing)」,在遊戲與CG相關的作業上能帶來更好的表現。

其次,外接顯示器的支援能力提升,最多可連接兩台外部顯示器。但需注意的是,若同時連接兩台外部顯示器,筆電本身的螢幕必須關閉。

最後,M3晶片支援Wi-Fi 6E,若搭配支援Wi-Fi 6E的無線路由器,即可使用6GHz頻段進行高速無線連接。

此外,電池續航時間最長可達18小時,與M2版本相比並無差異。

如果重視作業空間與揚聲器表現,「15吋MacBook Air(M3)」是不錯的選擇

搭載M3晶片的「MacBook Air」除了13吋版本,還有15吋的「15吋MacBook Air(M3)」可供選擇。最低配價格為198,800日圓,與「13吋MacBook Air(M3)」相比,價差為34,000日圓。顏色選擇同樣有午夜色(Midnight)、星光色(Starlight)、太空灰(Space Gray)、銀色(Silver)四種。

在多數規格上,與前述的「13吋MacBook Air(M3)」基本相同。然而,螢幕尺寸擴大至15.3吋,相較於「13吋MacBook Air(M3)」整體變得更大一些。

另一方面,電池續航時間同樣為最長18小時,與「13吋MacBook Air(M3)」並無不同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隨機附贈的充電變壓器標準配備為「雙USB-C埠35W小型電源變壓器」,與「13吋MacBook Air(M3)」8核心GPU版本所附的「30W USB-C電源變壓器」略有不同。

除了螢幕與尺寸之外,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,「15吋MacBook Air(M3)」的揚聲器升級為「配備強制抵消低音喇叭的六揚聲器音響系統」,相較於13吋機型的「四揚聲器音響系統」,能提供更具臨場感與震撼力的音效表現。

因此,若是希望享受更優質的遊戲體驗、觀看影片等娛樂內容,或者需要進行影片剪輯、DTM等創意工作,「15吋MacBook Air(M3)」會是更合適的選擇。此外,也可以考慮接下來將介紹的「MacBook Pro」系列,以獲得更強大的性能支援。

如果想在任何地方高效工作,「14吋MacBook Pro(M4)」是理想選擇

如果未來有可能以接近專業級的水準使用創意類軟體,那麼搭載M4晶片的「14吋MacBook Pro(M4)」會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項。其最低配價格為248,800日圓,提供太空黑(Space Black)與銀色(Silver)兩種顏色。

在規格方面,有幾個值得注意的要點。由於M4系列晶片的CPU與GPU性能提升,基本配置的記憶體已從前一代的8GB提升至16GB。具體來說,「14吋MacBook Pro(M4)」的記憶體選項為16GB、24GB、32GB,而儲存空間則可選擇512GB、1TB、2TB。

相比之下,搭載M3晶片的機型,記憶體選擇為8GB、16GB、24GB,儲存空間同樣可選512GB、1TB、2TB。

外部接口方面,這款機型配備3個Thunderbolt 4(USB-C)埠、HDMI埠,以及SDXC記憶卡插槽。與上一代相比,本世代的改良之一是USB埠的數量從原本的2個增加至3個。此外,現在即使不關閉筆電螢幕,也可以同時輸出至2台外部顯示器,形成內建顯示器+2台外接螢幕的3畫面顯示,這點也是值得注意的提升。

「MacBook Pro」系列的螢幕採用mini LED背光技術,在XDR亮度(HDR內容顯示時的亮度)下,持續亮度可達1000nits,峰值亮度則達到1600nits。此外,本世代改進了SDR模式下的亮度,最高可達1000nits(戶外環境)。如果選擇「Nano-texture顯示器」(需額外支付22,000日圓),則可以減少螢幕反光與映射,使其在戶外或靠窗環境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可視性。此外,螢幕支援最高120Hz的刷新率,提供更流暢的畫面體驗。

除了高性能的晶片之外,能夠在辦公室或書房連接兩台外部顯示器的擴充能力,以及即使在戶外也能維持良好顯示效果的螢幕,都是選擇「MacBook Pro」系列的優勢之一。

此外,Web攝影機方面,「MacBook Pro」系列配備1200萬畫素攝影機,並支援「桌面視角(Desk View)」與「人物居中(Center Stage)」等功能。如果需要進行網路研討會(Webinar)直播,並希望拍攝桌面上的物品,「MacBook Pro」即可單獨完成這項需求,這點也值得記住。

如果追求更高性能,「14吋MacBook Pro(M4 Pro或M4 Max)」是理想選擇

對於需要持續高效處理專業級軟體的工作,例如影像編輯、3D建模、程式開發等,搭載M4 Pro或M4 Max晶片的機型將是值得考慮的選項。在「14吋MacBook Pro(M4 Pro或M4 Max)」中,根據所選的晶片不同,可選擇的配置也有所不同。記憶體方面,提供24GB、36GB、48GB、64GB、128GB的選項,而儲存空間則有512GB、1TB、2TB、4TB、8TB可選。

在外部接口方面,與標準M4晶片版本相同,配備3個USB-C埠,但重要的升級點在於,這些埠的標準從Thunderbolt 4提升至Thunderbolt 5。相較於Thunderbolt 4的40Gbps傳輸速度,Thunderbolt 5可達80Gbps至120Gbps,對於需要高速數據傳輸的周邊設備而言,能夠獲得至少兩倍甚至更高的傳輸效能提升。

舉例來說,若要進行外部影像輸出,這款機型可同時連接2台超過4K解析度的高解析度顯示器,使專業級創意工作者能夠透過大畫面更精細地檢視細節,提升工作效率。

不過,需要注意的是,M4標準版起售價為248,800日圓,而搭載M4 Pro或M4 Max的高階機型起售價則高達328,800日圓,價格明顯提升,這點在選購時也應納入考量。

如果是經常出差的專業人士,「16吋MacBook Pro(M4 Pro或M4 Max)」是理想選擇

「16吋MacBook Pro(M4 Pro或M4 Max)」在許多規格上與「14吋MacBook Pro(M4 Pro或M4 Max)」相同,但螢幕尺寸擴大至16.2吋,提供更寬廣的視覺體驗。

作為一款行動工作站,它可謂是許多專業人士夢寐以求的機型。在任何地點都能以大螢幕進行創意作業,其強大潛力能充分發揮。可選擇的晶片組僅有M4 Pro或M4 Max,最低配價格為398,800日圓,提供太空黑(Space Black)與銀色(Silver)兩種顏色。

這款機型擁有「MacBook」系列中最大的作業空間,但「16吋MacBook Pro」的機身尺寸較大,重量超過2kg。與「14吋MacBook Pro」相比,便攜性必然有所折衷。

大多數核心規格與「14吋MacBook Pro(M4 Pro或M4 Max)」相同,但除了螢幕尺寸外,主要的區別在於電池續航力。「16吋MacBook Pro」擁有最長24小時的電池續航,比其他型號更持久。此外,標配的電源變壓器為140W版本,而這款變壓器在其他機型中並未作為選購選項,這也是其一大特點。

該選擇哪款MacBook?

在「MacBook」的產品線中,擁有壓倒性性價比的機型是「13吋MacBook Air(M2)」,價格不到15萬日圓即可入手。即便是M2晶片,也內建影片編輯專用的媒體引擎(Media Engine),因此即使用於影片剪輯,也能夠應付基本需求。對於想以最低價格入手「MacBook」的使用者而言,這將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選擇。

另一方面,如果可以增加數萬日圓的預算,不僅能獲得更長的軟體支援週期,還能升級至最新的M3系列晶片。因此,更推薦選擇「13吋MacBook Air(M3)」或「15吋MacBook Air(M3)」。以接近最低配置的機型來說,20萬日圓以內的預算仍然有機會入手。

如果預算充足,從長遠考量,應該優先選擇「13吋MacBook Air(M3)」或「15吋MacBook Air(M3)」而非「13吋MacBook Air(M2)」。

此外,若預計進行接近專業級的創意作業,那麼「MacBook Pro」系列將會是更合適的選擇。如果經常在戶外或靠窗的環境下使用,還可以選擇額外加購「Nano-texture顯示器」來提升螢幕的可視性。在這個前提下,如果只是對外部接口或揚聲器等規格有所要求,那麼「14吋MacBook Pro(M4)」已經足夠應付。

如果所需的工作內容對處理速度有更高要求,則應該毫不猶豫地考慮M4 Pro或M4 Max版本的機型。而若是經常出差,需要在不同場所使用大螢幕進行作業,那麼頂級的16吋機型也可以納入考量。不過,需要注意的是,M4 Pro版本的起售價已經高達328,800日圓,而一旦進行實際可行的配置調整,價格很快就會攀升至40萬至50萬日圓區間。

蘋果官方還提供「Paidy」零利率的24期分期付款選項,因此,若短期內無法準備充足的預算,也可以考慮每月支付約2萬日圓,分兩年完成付款,這將是相對現實的購買方式。